- Community Home
- >
- HPE Community, China
- >
- 论坛管理
- >
- 灌水区
- >
- 分享我的技巧 : 洗澡的文化zt
灌水区
1822780
成员
4199
在线
109645
解答
论坛
类别
Company
Local Language
返回
论坛
讨论平台
论坛
- Data Protection and Retention
- Entry Storage Systems
- Legacy
- Midrange and Enterprise Storage
- Storage Networking
- HPE Nimble Storage
讨论平台
论坛
讨论平台
返回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 BladeSystem Infra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Solutions
- Appliance Servers
- Alpha Servers
- BackOffice Products
- Internet Products
- HPE 9000 and HPE e3000 Servers
- Networking
- Netservers
- Secure OS Software for Linux
- Server Management (Insight Manager 7)
- Windows Server 2003
- Operating System - Tru64 Unix
- ProLiant Deployment and Provisioning
- Linux-Based Community / Regional
- Microsoft System Center Integration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Discussion Boards
博客
信息
社区语言
语言
论坛
博客
- 将帖子标记为未读
- 加注书签
- 订阅
- 禁止
- 订阅此主题的 RSS 提要
- 高亮显示此帖
- 打印此帖
- 报告不当内容
修改时间 12-31-2003 03:30 PM
修改时间 12-31-2003 03:30 PM
分享我的技巧 : 洗澡的文化zt
许多我们今天视为不可少的事物,另一时一地的人却大不以为然,例如洗澡。据说斯里兰卡的韦达人从不洗澡,我们还知道一些部族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如果说野蛮人不讲卫生,科克船长1769年却报告说塔希提人“除饭前饭后漱口洗手不算,不论男女每天都得洗三回澡——起身后、中午、就寝前”。欧洲人呢?1823年还有一位德国作家说,他遇见过一生没有洗过一回澡的同胞。古代世界的洗澡是一种眼花缭乱的文化现象。
古希腊人虽然没有整天泡在水里,洗澡的勤快和我们现在差不多,在荷马的史诗中,旅客投宿,第一件事是洗澡。至于罗马人,他们以爱呆在公共澡堂出名,而且,他们的澡堂的确是一种奇迹,也许我们现在还赶不上。例如公元211年至217年的卡拉卡纳澡堂,里面能洗热水浴、温水浴和冷水浴,有按摩和修指甲的小店,一个健身房,还设有图书馆和演讲厅,陈列美术作品。每天去一回是普通市民的标准,有闲阶级每天要去个五六回。
早期中国人谈不上爱洗澡,《礼记》的规定是五日洗一次澡,三日洗一次发。大约宋元时期,中国人洗澡特别起劲,正好让马可·波罗赶上了,他说杭州“所有的人,都习惯每日沐浴一次”。我老觉得除非他描写夏天的情景,这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还有一本《朴通事谚解》描写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公共澡堂,颇能支持他的看法:“到里间汤池里洗一会儿,里间睡一觉;又入去洗一洗,却出客位里歇一会儿;梳、刮头,修了脚,凉完了身;已时却穿衣服,吃几盏闭风酒,精神别样有。”这时的公共澡堂还有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服务,收费低廉,很有现代澡堂的模样了。
可是,五百多年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现象。1872年来华的明恩溥生动地写道:“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澡堂,但大部分中国人一般从未用过澡堂,甚至见都没有见过。有一位好事的外国女士看到一位中国妇女用旧扫帚给孩子扫他满身的尘土,禁不住问道:‘你们天天给孩子们洗澡吗?’中国主妇愤然答道:‘天天为他洗?他打生下来还没洗过呢!’”对此,我们的解释是,文明是会退步的,一点也不希罕。东方是这样,西方也如此。罗马人之后,中世纪欧洲的浴室也很有名气,人群蚁集,洗澡而外,还有按摩、喝酒、下棋、听新闻,仿佛一个俱乐部。谁知道,十五世纪末,风气一变,欧洲人也不洗澡了。十八世纪的贵妇们的高髻里大批制造虱子;一本叫《仪礼备览》的书劝人偶尔要洗一回澡,最好每天洗洗手,差不多每天洗洗脸;素以雅洁著称的马加勒特那瓦王后在和她情人的对话里写道:“请看这一双美丽的手,虽然七日未洗,敢说还比你的好看。”
奇怪的是,不洗澡甚至不洗手的欧洲却诞生了细菌和卫生的观念,并且传播给了全世界。如果说洗澡在从前是一种相对的文化现象,如今已成为文明生活的一个基础。也许可以大胆预言,五百年后,不会再出现一个不洗澡的时代了。
古希腊人虽然没有整天泡在水里,洗澡的勤快和我们现在差不多,在荷马的史诗中,旅客投宿,第一件事是洗澡。至于罗马人,他们以爱呆在公共澡堂出名,而且,他们的澡堂的确是一种奇迹,也许我们现在还赶不上。例如公元211年至217年的卡拉卡纳澡堂,里面能洗热水浴、温水浴和冷水浴,有按摩和修指甲的小店,一个健身房,还设有图书馆和演讲厅,陈列美术作品。每天去一回是普通市民的标准,有闲阶级每天要去个五六回。
早期中国人谈不上爱洗澡,《礼记》的规定是五日洗一次澡,三日洗一次发。大约宋元时期,中国人洗澡特别起劲,正好让马可·波罗赶上了,他说杭州“所有的人,都习惯每日沐浴一次”。我老觉得除非他描写夏天的情景,这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还有一本《朴通事谚解》描写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公共澡堂,颇能支持他的看法:“到里间汤池里洗一会儿,里间睡一觉;又入去洗一洗,却出客位里歇一会儿;梳、刮头,修了脚,凉完了身;已时却穿衣服,吃几盏闭风酒,精神别样有。”这时的公共澡堂还有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服务,收费低廉,很有现代澡堂的模样了。
可是,五百多年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现象。1872年来华的明恩溥生动地写道:“中国人也有自己的澡堂,但大部分中国人一般从未用过澡堂,甚至见都没有见过。有一位好事的外国女士看到一位中国妇女用旧扫帚给孩子扫他满身的尘土,禁不住问道:‘你们天天给孩子们洗澡吗?’中国主妇愤然答道:‘天天为他洗?他打生下来还没洗过呢!’”对此,我们的解释是,文明是会退步的,一点也不希罕。东方是这样,西方也如此。罗马人之后,中世纪欧洲的浴室也很有名气,人群蚁集,洗澡而外,还有按摩、喝酒、下棋、听新闻,仿佛一个俱乐部。谁知道,十五世纪末,风气一变,欧洲人也不洗澡了。十八世纪的贵妇们的高髻里大批制造虱子;一本叫《仪礼备览》的书劝人偶尔要洗一回澡,最好每天洗洗手,差不多每天洗洗脸;素以雅洁著称的马加勒特那瓦王后在和她情人的对话里写道:“请看这一双美丽的手,虽然七日未洗,敢说还比你的好看。”
奇怪的是,不洗澡甚至不洗手的欧洲却诞生了细菌和卫生的观念,并且传播给了全世界。如果说洗澡在从前是一种相对的文化现象,如今已成为文明生活的一个基础。也许可以大胆预言,五百年后,不会再出现一个不洗澡的时代了。
以上表述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惠普公司,使用本网站,请遵守网站使用规则和条款
© 版权所有 2025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